我是猫读后感(精选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是猫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猫读后感1
《我是猫》不在于描写故事的情节,它更着重于刻画小说中人物的特定心理。它不是一部以单一叙述情节取胜的作品,而是将无数妙趣横生的对话连缀起来,犹如一串串珍珠。作品对于猫类习性的刻画与人类弱点的刻画并重,颇具漫画色彩,其诙谐文风能让人一气呵成地阅读完全书,书中的每一篇章都会让你发出由衷的笑声……
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老师家的猫的视眼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聪明、有见识、有正义感的猫,还具有文人气质的猫,但它到致死也不会捕捉老鼠。
文章有一句话这样写到,“我边痛苦着边想,遭到如此煎熬,无非是想要从缸里出去。我虽然迫切希望爬出去,但我又明白腿不盈三寸的自己是爬不出去的。既然无法将爪子搭上缸沿,管你怎么乱挠啊,焦急啊,花上一百年粉身碎骨啊,也不可能逃出去。明明知道逃不出去,这未免太勉强。勉强硬干,因此才痛苦。无聊,自寻烦恼,真糊涂!”读到这里,我被震撼了。这只猫死得真悲惨,它不是伟大地死去,而死在这小得不能再小的缸里,可能全世界都没几个人知道,真可怜,猫对这个世界彻底失我读完《我是猫》这本著作后,懂得了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无法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它们也有生活的权力,人类没有权利去使唤它们,更没有资格剥夺它们的生命。我还懂得了不要任意伤害一只小动物,而且不要动不动就骂它们,也不要有气就对它们撒,小动物也有尊严,更不要出了什么事都责怪它们,我们都知道动物的行为都跟主人学,主人这么做它就认为是对的,所以不让它们犯错误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让我们一起来爱护、保护它们吧,不要让它们像这只猫一样死后才能安息。
我是猫读后感2
《我是猫》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的处女作,发表于1905年。作者在书中以猫的身份来观察生活。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于正义感、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抓老鼠的猫。它观察着当时的人们,发出了自己对人类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男主人——当代的一名知识分子的一些看法。
这只没有名字的猫,在一位穷教师家居住着。它是一只在主人眼里并不重要但是还是在主人家生活的.猫。它非常想学会捉老鼠,可是晚上捉老鼠却被老鼠给捉弄的一塌糊涂,最终主人惊醒了,还以为来贼了呢!虽然在猫咪的世界里显得傻呼呼的,可是在某些方面看起来非常棒,它总是在客人来的时候待在主人的身边,主人的朋友和主人聊天,它听完了,总会悟出道理。
这只猫确实傻呼呼的,但是在傻呼呼的干傻事的过程中,会得到一些教训,就不会去干这些傻事了。有一次令我记忆犹新。这只猫在厨房里偷吃年糕,不料被年糕粘住了牙齿,怎么也拔不掉。到最后,它只好站起来,前爪把碗往外拽,后脚站了起来。最后还是被主人的两个小姑娘看见了,母亲让女仆帮助猫把碗拔了下来。
这是一只哲理猫,也是一只“蠢猫”(捉老鼠方面)。书中字字句句读下来,还包含着哲理,还生动有趣,不死板干燥。我很喜欢这本书。
我是猫读后感3
《我是猫》是一部正宗的日本小说,由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所着。此书以一位穷教师家中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的心理。本书中的猫饱经沧桑,受尽煎熬,最后死于水缸之中。其实,在生活,饱受折磨最后死在人类手中的小动物,还有很多。
一次,从学校回来之时,刚经过医院门口,就见到了一大群人围成一个小圈子,似乎在围观什么。爱凑热闹的我挡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挤进去看了看究竟。这一看,我惊呆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儿来。地上躺着一只惨死的猫,毛发呈棕色,部分已被鲜血染红。它四肢是舒展状态,前爪似乎在求救。最可怕的,也是让我呆住的理由――猫儿的右眼球竟掉了出来,与眼眶通过小小的血管连接着,藕断丝连。这场景,至今回想起来还觉得可怕。
还有一次,也是在夕阳落山之时,我从尚未施工的那块空地走回家。刚到半途,忽闻“喵”之声,想了想,也没在意,继续向前走。正当快要走出空地之时,又传来声“喵”。我思索着:好像是只猫儿的叫声。于是,我便踏上了寻猫之路。大约花了4分钟,我通过判断声源的方法,找出了猫的确切位置。咋眼一瞧,全身黑不溜秋的,眼里堆满了眼屎,脏兮兮的。我见它又脏又臭又难看,便没管它,回了家。这件事,便成了我的遗憾。
想一下,竟有这么多的动物惨死在人类手里,人类是否该好好反省反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