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别董大》
当前位置:美短文>范文>赏析> 高适的《别董大》

高适的《别董大》

时间:2024-09-18 05:19 范文
 

高适《别董大》原文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适《别董大》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别董大(其一)

作者:高适,年代: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译文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 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 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似乎也变成了黄色,本来 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黯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 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 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 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 之凄酸。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的《别董大》】相关文章:

高适《别董大》原文赏析

《别董大》[唐]高适

《别董大》高适古诗

《别董大》(其一) 高 适

高适的《别董大》是什么意思?

别董大高适百度百科

《别董大》(高适)

高适的《别董大》解析

高适《别董大》其一

别董大高适全诗

别董大(高适)

高适别董大原文

高适《别董大》

高适别董大二首

高适《别董大》赏析

高适别董大的古诗

高适的《别董大》

高适的诗别董大

送别高适别董大高适诗歌鉴赏题

高适的别董大解析

高适的别董大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