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昆虫记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昆虫记的读书笔记1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昆虫学巨作。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昆虫的习性、食性、身体构造、婚俗等,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展现在大家面前。值得一提的是,法布尔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他更是一个妙笔生花的作家。书中,作者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诠释了复杂的科学。
在介绍金步甲的婚俗有一段非常传神的描写:表皮终于先让了步,接着创口扩展开来,继而内脏被摘除,被步甲大姐吞进肚里。再看胖主妇,脑袋钻进伴侣的腹腔,正仔细清理硬壳底下的软组织。只见雄虫的肢爪一阵抖动,宣告此生走到了尽头,宰尸妇并不动情。它用肢爪继续搜寻,一直深入到腹腔中可以探进头嘴的狭窄地方。死者身上所剩的,只有抱合成小船壳状的鞘翅,以及尚未脱落的前半个身子。掏空后的残骸就被无情的抛弃了。
这段话形象的描写了雌歩甲残忍的杀害雄步甲的场面。作者将金步甲的动作拟人化,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当时的场景。更有趣的是,作者不断变换对雌金步甲的称呼,先是“步甲大姐”,然后是“胖主妇”,还有“宰尸妇”等,真正将昆虫看做自己的朋友,这样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的确,法布尔一生与昆虫为友,怀着伟大的信仰和对生命的尊重漫步在奇妙的昆虫王国。荒石园中有一段自述:是啊,当一个人整天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时候,却有幻想在旷野里为自己找个实验室,那就简直不可思议。我以不折不挠的的勇气跟穷困潦倒的`生活整整斗争了40年,结果,这朝思暮想的实验室终于如愿以偿。他是我孜孜不倦顽强奋斗的结果。
是的,如果没有法布尔当初的坚持,这部巨著如今就不会展现在世人面前。《昆虫记》以其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让我在昆虫的乐园里遨游,它使我受益匪浅!
昆虫记的读书笔记2
对于昆虫,我从来都没有留意过,直到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使我感触很深。
《昆虫记》里有一个五颜六色的昆虫世界,里面的昆虫都传达出法布尔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比如:萤火虫—麻醉师,绿蝈蝈—漂亮的海盗等各种有趣、新鲜的名字。这本书就像一根绳子,牢牢地把我拴着。看似美丽的萤火虫竟然以蜗牛为食,有的甲虫食物单一,只吃枯露菌,如果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我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萤火虫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漂亮、温柔,它为路人照亮,在黑暗的世界里给人们带来光明”。
一段段文字都谱写着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生灵,让我知道也明白了昆虫的进食、繁衍、生死等知识。
《昆虫记》更向我展示了一位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法布尔。虽然他在小的时候带昆虫回家,并放在口袋里,被父母发现遭了一顿痛骂,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昆虫的热爱和对科学界的向往,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伟大的科学家。我相信,如果换作是我,我没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要向法布尔学习。
以前,我根本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种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比人还聪明,例如赤条峰给卵留食物,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让食物保鲜,怎么样,这些昆虫够聪明吧!
《昆虫记》真是一本有趣的书,它告诉人们,昆虫世界既奇妙又复杂,不仔细地观察你是永远也不会发现它们的奇妙之处的。
昆虫记的读书笔记3
最近,我看了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书中所记述的昆虫习性、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真实可信,描述时文笔精练清晰,语言轻松诙谐。因而,这本书被称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也被赞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书中的描写生动形象,不死板,几乎是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我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是《螳螂捕食》。看到螳螂的习性,我不禁毛骨悚然。“他们看见在烈日烤炙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欲抑先扬,先说螳螂姿态的优美,后面又说它的阴险。它用它“祈祷者”的伪装不知道骗过了多少昆虫,甚至包括自己的同类,结果它们都成了螳螂的盘中餐。
书中这样描述螳螂:“它是个自食其类者,它满不在乎地吃它的姊妹,好像吃蚱蜢一样。而围绕在旁边看着的,也没有什么反抗,竟像预备一旦有机会也来做同样的事。据说狼是不吃同类的,它比狼还坏上十倍。”几个短句生动形象,特别是最后运用对比,把螳螂和狼进行比较,来说明螳螂的残忍本性。看到这,我却想到了更多……
人类不也经常有“吃同类”的行为吗?为了利益出卖、陷害自己的朋友、亲人,在路边看到小孩、老人跌倒却不敢去扶,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去……那句“它比狼还坏上十倍”,不也是对人类的一种嘲讽吗?这些,值得我们深思!